Monday, January 12, 2009

08盘点:美剧(存档)

 瞅瞅自己这一年闲的,都干啥了?
看了大大小小15部英剧、美剧,也不知长进了多少。
值此岁末年初,静下心来盘点一番,以飨世人。

1、《Lost》Season1~4 热播中
看了第一集还以为是“鲁宾孙漂流记 ”的故事,到了第四季却疑似看到了“亚特兰蒂斯”的痕迹。
“迷失”讲述了荒岛求生的故事,从一架失事飞机裂成两段,乘客竟无一死亡、分成两批“掉”到了一个无人岛上开始,最后竟引出小岛的惊天秘密。活着的 人们找寻回到世界的方法,同时也在自己心中苦苦寻觅失落的世界。每个主要人物都有身世介绍,关系复杂,层层相扣,即使抛开科幻题材也可从中略窥人生。
看过Kate才知道原来雀斑也这么可爱。
收视人群:想找到答案的人。
2、《OZ》Season1~6 已完结
最好的监狱题材电视剧?
“监狱风云” 讲述了发生在OZ男子监狱里的故事,话题围绕着日常生活中能遇到的一切展开,例如宗教、种族、毒品、婚姻、教育等等。每集都死人。
第一男主角从懦弱怕事的好爸爸变身为冷血残暴的Gay,唯一不变的是多年来运用法律的睿智。第五季最后一集给出了即将保释的美好画面,人性仿佛又回到了冷冰冰的OZ,然而你我都知道这只不过是美好假象的一个开始。Ryan单打独斗也可以活得这么久,根本就是坐牢的天才。
收视人群: 有犯罪情节的人(监狱不是好玩的地方,OK?)
3、《Boston Leagal》Season1~5 已完结
最有趣的律师剧?
“律师风云 ”讲述了波士顿一家高级律师事务所的故事,看点在于男主角Alan的法庭个人秀及事务所创办人Denny“老有所乐”的快乐。每集片尾的阳台夜谈,伴着雪茄和威士忌永远都有说不完的知心话。大结局竟然是两个色胚忘年交成为了新郎和新郎。
Alan是天才没错,编剧更是不折不扣的天才——不然每集那慷慨激昂的结案陈词怎么编出来的? 法律是冷酷的,但是,他也会拜倒在温情脉脉的人情面前。Denny是色老头没错,但是比道貌岸然的坏东西们好得太多了。
收视人群:热爱法律、心存善意的人。
4、 《The Practice》Season 8 已完结
《Boston Legal》前传?其实BL才是The Practice的衍生剧,编剧也是同一人。
“律师本色”说的也是律师事务所的故事,只不过这间事务所比Boston Legal那间小太多了。最初只为观摩Alan“之前”的样子而看这部剧,却发现虽然气氛明显严肃了许多,这部法律剧依然值得一看。
第八季末尾Alan跳槽到了Denny、Poole&Schmidt事务所。和Denny的初次见面不可不看。
收视人群:喜欢Alan的人
5、《Six Feet Under》 Season1
当你在片头的时候猜哪个是“死人”成为一种习惯……
“六尺之下”说的是一家经营殡葬业家庭的故事。老主人一开场即死于意外,随后每集不时的飘出来指点两个儿子、一个小女儿的人生,偶尔还会飘到老婆面前。大儿子返家继承父业,新交的女友是超人;二儿子负责整理遗容,男友是警察;小女儿和小男友分分合合,倒也热闹。抬头三尺有神明,那么挖地六尺呢?从距离死亡最近的角度观察人生,连看戏的人都会忘记置身何处。
老大的女友真是太有个性了。
6、《Masters of Horror》 Season1~2 已完结
喜欢在吃午饭的时候看……只是为了节省时间而已。
“恐怖大师”拍了两季就完结,这就对了。虽说导演名头一个比一个响,拍摄题材、手法也各有千秋,但是,吃饭时也能看得下去的片子叫什么恐怖大师呢?不是每一集都难看。 看后可以了解更多的恐怖片拍摄手法,算是一个“恐怖速成班”。
众多熟面孔加盟,可以边看边回忆其他片子。
收视人群:怕看恐怖片的人。
7、《Dirt》Season 1
完全冲着“Monica”去的,有Rachel友情客串的戏码。
“流言”讲述的是杂志与狗仔队生存之道的故事,揭开了娱乐圈的神秘面纱,暴露出违法犯罪、无恶不作的百态人生。狗仔队真牛。
收视人群:有志于成为一名“Paparazzi”或心理学家的人。
8、《Californication》 Season1~2 热播中
第一次知道电视剧的尺度也可以这么大。感谢互联网,感谢P2P 。
“加州糜情”(这名起得太有学问了)讲述的是一个三口之家从分离到相聚的故事。 男主角是很久写不出字来的畅销小说家,女主角是即将嫁做人妻的室内设计师,他们的女儿是Rocker。在分分合合的过程中,上演一幕幕悲喜剧。
小说家的 经纪人的女秘书在恐怖大师里演过一集,当时我就笑晕了。经纪人的老婆在BostonLegal里也作为律师出现过,同晕。Btw,给男主角一拳的未成年少女真实年龄是84年的。
收视人群:喜欢免费看收费频道的人
9、《The Secret Diary of a Call Girl》Season1~2 热播中
根据真人真事同名自传改编?要不怎么说女人“变坏”就有钱呢。
“应召女郎的秘密日记”讲述了一个生活在英国大城市的应召女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剧中涉及大量专业内容,演员入戏、敬业,是部描写真实世界的不可多得的电视剧。当应召女,也要有职业道德,更要有安全意识,最重要的是要有个关键时刻能帮上忙的朋友 。
想回报当然先要付出,只不过这一切值得么……
收视人群:想了解地下产业(在国外算正规职业?)的人
10、《Generation Kill》  Seaso1 已完结
距离我们时代最近的一次死亡 。(以色列和哈马斯的这次不算,没拍成电视剧呢。)
“杀戮一代”讲述的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海军陆战队某侦察营作战的故事,据说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可以通过此片了解一下现代战争的某个片断。战争片的拍摄目的大多是反战,此片也不例外。
收视人群:喜欢打仗的人
11、《Mistresses》 Season1 已完结
有人说女主角们怎么都这么丑?
“情人” 讲的是四个婚外恋的女人的故事。情节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我只记得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英音好听的电视剧。这之前看的英剧《Hustle》和《Coupling》只是沉浸于剧情,英美发音的变化一时之间还不太习惯,到此则可以说略有小成。
关 于女主角们的化妆问题,我觉得无所谓。人都有皱纹爬上眼角的那一天,或许浓妆能够带来片刻的虚假的满足,但是回到真实世界里依然要面对老去的自我,何不坦 诚一些、真实一些?再说了,也不查查几位主演的年龄,能保持到这个地步多不容易啊!这里还要特殊提一下《Boston Legal》里的Schmidt,人家年轻时是美女,老了也很优雅啊!
收视人群: 喜欢英剧的人
 12、《Coupling》 Season1~4 已完结
号称英国版《Friends》 。所以也只是“号称”而已……
“冤家成双对”说的也是经常聚在一起的六个朋友的故事,只不过尺度大了些,但是这才是生活啊。也是第一次彻底体会风味独特的英式幽默,一发不可收。
还记得第一男主角的两次餐桌上的长篇大论,学会的话能唬上一阵子。 有熟面孔在最近的美剧《Leverage》里出现。
收看人群:喜欢看英剧的人
13、《The Dresden Files》Seaso1 已完结
当个巫师是从小的梦想。从Diablo到WoW,只要设定里有男巫一定会选择这个职业。
“德雷斯顿档案” 讲述的是一名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男巫的故事。我觉得挺好看的,为啥电视剧就给砍了呢?
德雷斯顿有一个头骨管家,哪里买得到?
收视人群:研究鬼神的人
14、《The Kill Point》Season1 已完结
循着《Standoff》 的足迹找到了这部片子,没让人失望。
 “紧要关头”讲的是一个抢劫银行的故事,竟然拍成了八集。抢劫、谈判、枪战、急救,当一切都开始向普通电视剧看齐的死后,劫匪老大的个性带给人们新的冲击和力量。正义的天平在每个人的心里晃动着,忽上忽下。
慷慨激昂的演说再次成为重头戏,“闻着伤心,听者落泪”。
收视人群:喜欢谈判专家戏码的人
15、《The Big Bang Theory》Season1~2 热播中
 宅是电,宅是光,宅是世界的潮流。不看字幕甭想看懂的电视剧。看着字幕也很有可能不明白说的是什么的电视剧。
“天才理论传”讲述的是天才博士两名、有色心没色胆没色相的怪异硕士一名、看到女人无法开口的印度博士一名及金发美女邻居以及她的诸多男友之间的故事。被人评为继《Friends》之后最好看的美国情景喜剧——我也投一票赞成。
没有无趣的角色,只有不懂得欣赏幽默的看客。
收视人群:年轻人及其父母。


顺带记录几部2007年看的佳作:
《Hustle》 Season1~4 热播中
看的第一部英剧。超越以上所列的全部作品的神作。
《Kitchen Confidential 》 Season1 已完结
算是看的第一部尺度比较开放的电视剧,不过现在再看简直就是全年龄向的嘛。
《Standoff》 Season1 已完结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闲时学学心理学。

再把2006及之前看的拿出来膜拜一下:
《Friends》Season1~10 已完结
中产阶级的奋斗史?看了不只3遍。目前来看是美剧No.1。
《Growing Pains》 Season1
不知到看过几季,小时候电视里只要播出就准时收看。电视内外的人都在成长,只不过梦想一直没有变。还记得野芒这个名字……林教头。
《Garrison's Gorillas》 Season1已完结
加里森敢死队,经典中的经典。简直就是教材。
《Prison Break》 Season1~2
第一次“追”美剧。第一季堪称经典,无怪乎能够引领国内收视狂潮,可惜……
 2009.1.13
一口气把到08年为止看过的美剧顺了一遍,不知这22部有几部能入你的法眼?

Wednesday, December 31, 2008

《战争论》

虽然本书的中文翻译看得我一个头两个大,好歹晕晕乎乎地看下来了。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军事学著作,尽管离现代战争有两百多年,他的思想依旧熠熠生辉。

谨记:“……但愿他不吝惜时间,不畏权贵,不怕困苦,克服自己的自卑心和虚荣心,像法国法典上所说的那样:说真理,只讲真理,完全讲真理。”

第一卷:战争永远是政治的附属;没上过战场的人无法体会真正的战争;伟大的战争统帅、不世出的战争天才几乎都是天赋异禀而不是从书堆里钻出来的;兵员,多多益善。

第二卷:同等条件下,防御的力量大于进攻;防御即等待和抵御;防御时要在要塞之后布阵,但若为保护要塞则应在其正面布阵;在未尝败绩的情况下向本国腹地撤退,最佳结果是集结我军的同时拖垮敌军。

第三卷(草稿):打败敌人是战争的目标,消灭敌人军队是战争的手段,战争是政治的一种工具。

【附录:1普里有多长? 1普鲁士里=7532.5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f099f01008338.html
http://www.google.com/search?q=1+%E6%99%AE%E9%B2%81%E5%A3%AB%E9%87%8C%3D7532.5%E7%B1%B3&ie=utf-8&oe=utf-8&aq=t&rls=org.mozilla:en-US:official&client=firefox-a】
 
UPDATE:
1、真正的战争统帅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决断的能力。出谋划策的叫参谋,拿定主意的才是最高长官。

Sunday, December 21, 2008

《Freakonomics》

中译《魔鬼经济学》,台译《苹果橘子经济学》,看来封面上的苹果和切掉的一小瓣“橘子”给了译者很大的灵感。

“专家”对资源的占有导致长久以来的不公,多亏Google和P2P的出现挽救了芸芸众生。现在,是确保这条路不被“专家”、“既得利益者”封住的时候。谁掌握了信息,谁就领先一步。

还有一点,“独辟蹊径”也会使人成功。本书作者他老爹是研究“人体gas”方面知名专家,只是因当年医学导师的一句戏言才走上这条路而已。

ps:《魔鬼》的翻译质量很差,从把篮球的“中锋”翻译成“中场”的一个细节可见一斑——起码也是没用心。

Friday, November 28, 2008

《SAW》I-V

除了追查案件的警察,所有被盯上的受刑者都是隐藏的罪犯。如果观众看过之后能够产生敬畏心理从而减少犯罪,恐怕也是好事一桩——不过人心的贪嗔痴是那么容易就被感化的么?社会习俗和环境压力恐怕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变革得了的,一个没有邪恶的世界本身就是邪恶的。

直到第五部开始,我才真的对屏幕上的东西感到麻木 。毕竟表演和真实世界不同,自然而然就会把如何做道具、如何做出惊恐表情等细节添加到观影过程中,完全失去了体验惊悚的乐趣。或许只有等到如《攻壳机动队》里的大型虚拟游戏机被制造出来后,才能产生真正的虚拟体验。

Friday, November 21, 2008

《V for Vendetta》

如果杀掉一个人就能毁掉一种思想,那么Mr.V的做法和历来的独裁统治者又有何区别?改变世界先从自己开始,然后是身边人,接下来才是整个世界。

影片里描述的社会比小说《1984》里的“极端控制”明显好多了。虽然电影里的社会也有宵禁、当街耍流氓的警察以及更多的为了满足过多的个人私欲及掩盖真相而犯下的罪恶,但人们最终仍能辨别声音、走出家门、寻求正义。

感谢能生活在一个自人类诞生以来科技最发达的时代,一个自由的人能够借由媒体和网络发现世界并按自己的意志了解真相。同时也看到无数的荒唐、欺骗和谎言。说真话真的就那么难么?

原文摘抄,来自imdb.com:

至理名言:
Artists use lies to tell the truth while politicians use them to cover it up. 
If we ran away,they would win.

令人激赏的大段Vvvvvv...:
V: But on this most auspicious of nights, permit me then, in lieu of the more commonplace sobriquet, to suggest the character of this dramatis persona.
V: Voilà! In view, a humble vaudevillian veteran, cast vicariously as both victim and villain by the vicissitudes of Fate. This visage, no mere veneer of vanity, is a vestige of the vox populi, now vacant, vanished. However, this valorous visitation of a by-gone vexation, stands vivified and has vowed to vanquish these venal and virulent vermin van-guarding vice and vouchsafing the violently vicious and voracious violation of volition.
[carves V into poster on wall]
V: The only verdict is vengeance; a vendetta, held as a votive, not in vain, for the value and veracity of such shall one day vindicate the vigilant and the virtuous.
[giggles]
V: Verily, this vichyssoise of verbiage veers most verbose, so let me simply add that it's my very good honor to meet you and you may call me V.

Update 100625:

中午重新看了一遍,面对熟悉的情节仍旧激动不已,剧终时更是泪如泉涌。

艺术用谎言来揭示真实,一点没错。

对于V的以暴制暴,只能引用孟子的话来解释:“贼仁者谓之贼, 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当钟声敲响,爆炸声中懵懂的人们将迎来新世界;当每个勇敢的人摘下遮掩恐惧和困惑的面具,极权的时代终会划下句点。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