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18, 2011

Breaking Bad S1~S3

总有让老实人转变成“超人”的美剧,OZ就是这样演的,“Breaking Bad”更是如此。

正常过日子的化学老师年薪数万,得知自己癌症末期,为了给家庭留下一笔财富铤而走险,发挥特长制造出最顶级的冰毒,自产自销,黑帮火并,俨然一方霸主初现雏形。终于被大毒枭招致麾下,每日制毒,可分红几百万美金。无风险、无成本,换了是你,会不会心动?

癌症晚期真能把一个人逼到制毒的绝路上吗?我并不怀疑,毕竟这个世界的某些部分已经越来越拜金,连没得癌症的我们都日思夜想着得到暴富的机会,为了满足各种各样的心愿,殊不知名为贪欲的绝症已经侵蚀了整个心灵和身体。

本剧真正的闪光点在于老白(Walter White) 对小粉红(Pinkman)发自肺腑的关爱之情,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走上邪路的老师,在每个关键点都拉了学生一把。尽管放手会让自己更轻松,但骨子里是个好人的海森堡,宁可选择自己拼尽残生、杀人放火,也要保护partner的周全。这种老师不好找啊,放眼全世界还有几人?

其实第四季也看了五集,如果电视剧没有收视压力,电视台没那么多限制该多好。


Wednesday, August 17, 2011

A Song of Ice and Fire I-IV

全书据说会有七卷。

已出版的前四卷围绕着"Game of Thrones"主题展开,描绘了一幅宫廷内斗、七国相争的画卷,刻画出一幕幕忠诚和背叛、团聚与流离。但是由于龙和异鬼的存在,恐怕最终四分五裂的维斯特洛终究要回到对抗共同的敌人这条统一战线,否则迎接众人的将只有"Valar morghulis",凡人皆有一死,简称必死。

来自永冬之地的威胁如幽灵一般时刻环绕在我们读者心头,恐怖而未知的危险正在侵蚀维斯特洛,贪婪而短视的野心家们却依旧为权力和财富互相征伐不休,而一上来就抓住读者同情心的Stark一家也恰到好处地分离、死去,看着几个孩子们挣扎于乱世,抱有一丝希望的善良的人啊,总会把故事继续读下去。

在这片中世纪的大陆,铁的力量与血的传承是不容置疑的生存法则,远离文明世界的一切活动随处可见,不沾血的双手只能出现在奶妈们的故事里,除此以外一切人皆可杀,一切人皆可死——甚至连奶妈的人头也会被悬挂在城门之上。"Valar morghulis",活着就要战斗到最后一刻,这也是看Ayra、Bran乃至小恶魔他们活着并战斗下去的乐趣所在。

很喜欢G.R.R.M在写作本书时采用的手法,不同的POV贯穿故事情节,引领读者走入每个重要角色的内心深处,共同接受这场冰与火的洗礼。每一章节不断地变换人物立场和思路,至少令我读起来一点也不会令人疲倦,新鲜感十足。还记得Jaime第一次以POV主角出现的时候,我还以为这下终于要见识维斯特洛最恶毒之人(弑君、乱伦、推Bran、派刺客),没想到遇到Brienne of Tarth之后人心峰回路转,在了解其前半生之后我发出“什么,他竟也是个好人”的感叹。



三个团体——

自由民

在中世纪背景下,无拘无束的自由民神马的最喜欢了。如果现代人穿越回去,也许自由民是最好的选择。

守夜人

如果誓言有用的话……我宁可相信叛徒会被追杀至海角天涯。萝卜成为带头大哥,我看这支部队哟。

无垢者

战斗力成疑。不是正常人的团体一旦面对压力,如久攻不下、夜袭突袭、魔法打击等情况,是否会立即崩溃?抑或成为对抗异鬼的秘密武器?


两个灵魂——

Ayra Stark

What can I say ...

Tyrion Lannister(Imp)

如果他以后不成为某个地方的王,那才奇怪吧。



幼龙在东方吐火翱翔,自由民则从北地跨过长城,当冰与火之歌在大陆上唱响,各人的命运又会如何被无情地操弄?且看已经发布的第五卷吧!

Saving Private Ryan

下午眼含热泪看完"Saving Private Ryan" ,一部伟大的主旋律反战影片。

海滩登陆战在各种二战电脑游戏中体验过无数次,无非是用大兵的尸体堆砌一条胜利之路,只要主角不死自然会化险为夷,然而影片开头这场惨烈的登陆战只是为了引出Ryan一家的悲剧。

当一封封写给阵亡将士家属的信件被朗读、传递,想到无数胜利的背后尸骨累累,眼眶逐渐湿润;当将军读完林肯的信,泪水已经涌了上来。

当上尉一行人找到“冒牌”Ryan,不知如何开口传达实情,而“死”了三个兄弟的Ryan也真情流露,虽是插曲却也令人感动。

至于八比一的说法,既然只要找到一个人就能返家,何乐而不为?只是心有牵挂,合格的指挥官以战争胜利为己任,才会处处节外生枝,陷入战争的人,没有胜利者。

当Ryan们老去,他们还会记得踏上战场的初衷吗?他们可曾看到那个值得他们拼死守卫的新世界?


Monday, January 10, 2011

球状闪电、三体III

假如中国的科幻作家始终无法在人文关怀上取得突破,应该归咎于自身还是归咎于时代?写点“电视台不让播”的吧,不然小说都成了冷冰冰的教科书。读完《球状闪电》,脑子里蹦出来这么一句半通不通的话。

一口气读完“三体”系列,又赶着看了《球状闪电》,不得不说,大刘的创意和科学功底令人佩服,能够带着读者踏上超越宇宙死生的旅程,实在令人心旷神怡。依我看,甚至把“三体”当成佛教入门作品也不错,都有三千世界,甚至能用“苦集灭道”解释得通。

但是,白璧微瑕,对于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总透着一股子“不舒服”。可能这就是生在红旗下的作家与俺们的隔阂?一个如此“科幻”的国家居然能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才是全人类的悲哀。以全人类作为赌注,倒也不算一件最坏的事,起码也搭上了面壁者/执剑人的性命和幸福;为灭劫匪而杀光人质,要追究的则是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溺爱,还有脆弱的核工业安保系统;但是,即使在科幻故事中也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力感伴随着阅读的全过程,渺小的个体,无解的未来,生杀予夺依靠的不是人心而是基础物理,未免也太无情了一些。


不过,也许作者正是为了体现荒诞才这样写呢?看来还是自己太肤浅啊……

现在,“希望”只留给了韩松?

Monday, December 27, 2010

三体1&2

以泯灭人性的中国文革为开端,拉开人类自我毁灭的序幕。《三体》和《三体2:黑暗森林》,通过讲述三体星人在“黑暗森林”法则下向地球进军的故事,揭示出人类黑暗残酷的本来面目。在浩瀚未知的宇宙面前,仅有区区数百万年历史的人类实在微不足道。

人物刻画

除了忠诚的朋友,史强,似乎书里没哪个人物值得欣赏。罗辑是个幻想家,尽管他发现了能抵抗三体人的“咒语” ,解地球于危亡,但是在个人生活上却只能靠组织解决问题。即使和庄颜组成了家庭,那也不是出于爱对方,只是爱自己罢了。庄颜的人生实在比山口惠子还要悲惨。组织安排,这四个字道尽共产主义真谛,可以牺牲他人一切,换来自己片刻安生。

叶文洁,因为自身的不幸,就将明知会对地球造成灾难的外星人引来,宁可谋害亲夫也要完成自己的心愿,文革竟会给人造成如此巨大的精神创伤。哀莫大于心死,对于整个人类的未来失去希望,不知这样的惨剧是否还在上演?

章北海这一类解放军元素浓重的人物,注定是历史的悲剧,宇宙的尘埃。军队不独立于政党,已经被认定是国家独裁、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惜囿于作者所处时代背景,为达胜利不择手段这一特色也被章、常等人继承下来。二十世纪注定是人类历史上最为灰暗的篇章之一,苏共、美帝、纳粹层出不穷,没有外人援助,光靠小米加步枪能打败谁?史书只会记录胜利者的豪言,而真相将永远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科幻元素

硬科幻,除了搬出物理数学天文计算机理论那一套,更应该在现实基础之上进行大胆设想。“三体”做到了吗?我在阅读时总会乐出声来,无论是思想钢印,还是无处不在的屏幕,都与我认知中的那个未来世界似曾相识。

脑科学迟早会发展到人工改造的阶段,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监管将是重中之重。但是给失败主义者打上胜利的信念,这个人还是“自己”吗?失去了自我,又岂能称为人。

无需声波交流,将思维同步,节省大量时间而且可以增加交流的隐秘度,也是未来军事、普通生活方面的创举。

黑暗森林

“三体组织”的故事我们似曾相识,站队、划分立场、非此即彼、屠异,这些内容作者写来驾轻就熟,我感慨于各方竟找不到一个共赢互利的出路。当索命纳米划过巴拿马运河,人类最后一丝值得拯救的理由也随风飘散。

二十世纪是外国科幻飞速发展的黄金年代,当伟大的科幻作家们描绘着与外星人共同探索宇宙的蓝图时,中国最好的科幻作者(们)还限于春秋笔法、缅怀那消逝的岁月。时代之畸形,读者之不幸,作家之悲哀。

其他

夹带着不少私货的“三体”,很不错,快赶上国情纪实了。书中有很大一部分只有经历过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的中国人才能体会得到。假如未来真如此不堪,不如招来三体人过过招也好。

我们喜欢与外星人打交道的故事,因为每次提到外星人,就是在讲述我们自己。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